玄奘[唐代著名高僧]
人气:
审核:HRBK
编辑:HR02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yī)”,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基本信息 / 玄奘
中文名: 玄奘 |
别名: 唐僧、唐三藏、陈祎 |
出生日期: 仁寿二年(公元602年) |
性别: 男 |
籍贯: |
民族: 汉族 |
血型: |
国籍: |
职业: 佛学家、翻译家 |
毕业院校: |
身高: |
体重: |
专业特长: |
宗教: 佛教 |
人物简介 / 玄奘
玄奘
玄奘(602—664)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俗姓陈,名陈祎(yī),河南洛阳洛州(今河南偃师)人,世称唐三藏,意为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他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也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玄奘年幼时因家境困难,曾跟随长捷法师住在净土寺,学习佛经5年。13岁的时候,他便在洛阳正式出家。剃度后的少年玄奘刻苦研习佛经,十几岁时佛学造诣已经非常了得。
当时正值隋末唐初的动荡年代,但为了求得佛学的真谛,玄奘下四川,上长安,辗转求学。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再次到长安学习外国语言和佛学典籍,声誉遍传京师。
在继续学习佛学的同时,玄奘感到各派学说纷繁复杂,没有定论,便决心到天竺取经。他从凉州玉门关出发,经过今天的土耳其、阿富汗等地区,单独行走十万里,历尽千辛万苦抵达天竺。
最初,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后来游历天竺各地,并与当地佛学家辩论,名声大震。玄奘在天竺学习了近二十年,最终拒绝了天竺的盛情挽留,回到了长安,并同时带回了657部佛经,受到唐太宗的热情迎接。
为了保存从天竺带回来的珍贵经文,唐太宗特地在长安城内的慈恩寺西院修筑了五层塔,也就是今天的大雁塔。从此,玄奘和弟子一边忙于宣扬佛法,一边从事梵文经典的翻译工作。在19年的时间里,玄奘和弟子窥基等人共翻译出75部经、论著作。
玄奘还将西行沿途的风土人情、政治、历史、文化等编纂成《大唐西域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玄奘大师留给后人的还有“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的玄奘精神,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脊梁”。
玄奘年幼时因家境困难,曾跟随长捷法师住在净土寺,学习佛经5年。13岁的时候,他便在洛阳正式出家。剃度后的少年玄奘刻苦研习佛经,十几岁时佛学造诣已经非常了得。
当时正值隋末唐初的动荡年代,但为了求得佛学的真谛,玄奘下四川,上长安,辗转求学。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再次到长安学习外国语言和佛学典籍,声誉遍传京师。
在继续学习佛学的同时,玄奘感到各派学说纷繁复杂,没有定论,便决心到天竺取经。他从凉州玉门关出发,经过今天的土耳其、阿富汗等地区,单独行走十万里,历尽千辛万苦抵达天竺。
最初,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后来游历天竺各地,并与当地佛学家辩论,名声大震。玄奘在天竺学习了近二十年,最终拒绝了天竺的盛情挽留,回到了长安,并同时带回了657部佛经,受到唐太宗的热情迎接。
为了保存从天竺带回来的珍贵经文,唐太宗特地在长安城内的慈恩寺西院修筑了五层塔,也就是今天的大雁塔。从此,玄奘和弟子一边忙于宣扬佛法,一边从事梵文经典的翻译工作。在19年的时间里,玄奘和弟子窥基等人共翻译出75部经、论著作。
玄奘还将西行沿途的风土人情、政治、历史、文化等编纂成《大唐西域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玄奘大师留给后人的还有“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的玄奘精神,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脊梁”。
平生经历 / 玄奘
玄奘
早年经历
玄奘是东汉名臣陈寔的后代,曾祖父陈钦,曾任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任国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阳);父亲陈惠,身高体壮、美眉朗目,平时潜心学问,博览经书,为时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县官,后来隋朝衰亡,便隐居乡间、托病不出,当时的有识之士都称赞他的志节。陈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个儿子,玄奘于隋朝仁寿二年(602年)出生。
玄奘幼年跟父亲学《孝经》等儒家典籍,“备通经典”,“爱古尚贤”,养成了良好的品德。父亲去世后,二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即长捷法师。玄奘十一岁那年,便随长捷入寺受学《法华经》、《维摩经》等。”
隋大业八年(612年),玄奘时年10岁,受大理寺卿郑善果激赏,破格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 [5] 。玄奘出家后,首先在洛阳净土寺跟景法师学《涅槃经》,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下简称《摄论》),达六年之久。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由于战乱,玄奘与兄长捷离开洛阳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摄论学者)两法师处学习。次年,玄奘到成都听宝暹讲《摄论》,又跟道基学“说一切有部”的《阿毗昙论》,接着在道振处学习《发智论》。玄奘居蜀四五年间,师从多师,研习大小乘经论及南北地论学派、摄论学派各家的学说,学业大进,渐为人钦慕。
隋大业十二年(618年),玄奘随其兄入汉川,北至益州,适逢空、景二法师,从之受学。继而至高僧大德云集的成都学习。武德五年(622年),玄奘于成都受具足戒。后玄奘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讲经说法。
在四五年里,通过众多名师的指授,玄奘对“大小乘经论”,“南北地论”、“摄论学说”等均有了甚深的见地,闻名蜀中。但他并没有满足,武德七年(624年)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中西部),相州是当时摄论学的中心,玄奘从慧休学《杂心论》,又到赵州(今河北省赵县境内),随道深学《成实论》,再回长安从道岳听受《俱舍论》,并向武德年间来华的中印度波罗颇迦罗密多罗(简称“波颇”)咨询佛法。
早在南北朝时,佛教学术界就开始了“一阐提众生有无佛性”的论争。到玄奘时代,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经》、《成实经》、《毗昙》学与真谛在南方译传的《摄论》、《俱舍论》,构成当时南北佛学的主流。但玄奘师通过学习,深感真谛等古德译著不善,致使义理含混,理解不一,注疏也不同,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分歧很大,难以融合。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弥勒论师之意。
西行求法
鉴于法相学形成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如何融合二者,成为玄奖思考解决的问题。武德九年(626年),此时适逢天竺僧波颇抵长安,玄奘得闻印度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发愿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9]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二十九岁的玄奘,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
在途中经兰州到凉州(姑藏),继昼伏夜行,至瓜州,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苦,抵达伊吾(哈密),至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碎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行程13800余里。
通晓三藏
在迎湿弥罗国,玄奘学习梵文经典,后又到达今巴基斯坦境内。一年里亲历四国,所到之处,都停留学习佛法。在31岁那年,玄奘边学边行,始进入中印度。此后,玄奘一边学习佛教经论,一边巡礼佛教遗迹,先后经历翠禄勒那、袜底补罗、揭若鞠阁等十多个国家,始至那烂陀寺留学,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学婆罗门教经典、各类梵书。
贞观十年(公元637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槃、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
唐贞观十五年(641年),玄奘42岁,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取经归来
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 [14] 。这时,唐太宗为了辽东战役,已驻跸洛阳。太宗得知他回国,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玄奘奉诏匆忙上路,当月二十二日启程,二月初一在洛阳宫仪鸾殿受到太宗接见 [15] 。唐太宗深感欣慰,与玄奘并坐问道:“法师当年西去取经为什么不报道朝廷得知”,玄奘说:“玄奘当去之时以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朝廷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辄私行。专擅之罪唯深惭惧。”,太宗说:“法师出家后与世俗了断,所以能委命求法惠利苍生”。
玄奘从印度及中亚地区带回国的梵筴佛典非常丰富,共526筴、657部,对佛教原典文献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玄奘家乡东南的少林寺是洛州的一所名刹,远离市廛,环境清幽,玄奘初见太宗时即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译经,未获太宗允许,这才又于三月初一从洛阳折回长安。
帝诏弃缁
玄奘他回国之初,唐太宗对他说:“朕今观法师词论典雅,风节贞峻,非惟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远”,给予他高度评价,正因为如此,太宗要求他弃缁还俗,“帝又察法师堪公辅之寄,因劝罢道,助秉俗务。”玄奘言道:“玄奘少践缁门,伏膺佛道,玄宗是习,孔教未闻。今遣从俗,无异乘流之舟使弃水而就陆,不唯无功,亦徒令腐败也。愿得毕身行道,以报国恩,玄奘之幸甚。”
太宗劝玄奘弃佛还俗的要求与他翻译佛经、弘扬佛法的宗旨相违背,遭到了玄奘的断然拒绝。唐太宗仍不放弃,常常“逼劝归俗,致之左右,共谋朝政”。如贞观十九年,唐朝进军辽东,太宗要求玄奘观战,再次提出还俗的要求。二十二年,太宗又一次令他还俗,但玄奘不改初衷,上疏陈明再三,表示“守戒缁门,阐扬遗法,此其愿也”。
唐高宗李治上台以后,也多次提出令玄奘弃缁还俗的要求。为了摆脱唐初统治者的控制,玄奘提出回家乡少林寺翻译佛经,并上言曰:“玄奘从西域所得梵本六百余部,一言未译。今知此嵩山之南少室山北有少林寺,远离鄽落,泉石清闲,是后魏孝文皇帝所造,即菩提留支三藏翻译经处。玄奘望为国就彼翻译,伏听敕言。” [18-19] 。唐高宗显庆二年( 公元657年) ,玄奘再次提出“望乞骸骨,毕命山林,礼诵经行,以答提奖。” [20] 但均遭到拒绝。
唐初统治者尤其太宗时期,屡次规劝玄奘弃佛还俗, 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太宗对佛教的政策有关。公元 618 年,唐朝建立,经过隋末农民战争的破坏,国家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了发展经济,缓和社会矛盾,唐初统治者对佛教并不支持,甚至有时排斥佛教。史载,唐太宗讨伐王世充,虽常用少林僧兵,但他攻占洛阳后,废除隋朝寺院,大肆裁汰僧人。另外,唐太宗崇尚文治,认为佛法无益于天下。贞观二年,唐太宗语谓侍臣,梁武帝父子好事佛教,结果国破家亡,应当引以为鉴。他在朝堂上公开宣称:“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
贞观年间,唐太宗积极经略西域。为了打击突厥在西域的霸权,他先后多次发动战争,如贞观六年( 公元632年) 打垮西突厥,建置西伊州( 今新疆哈密) 。贞观十四年( 公元640年) 平定高昌,建置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唐太宗需要精通西域、中亚各国地理交通、民俗风情、政治文化的人才,玄奘西行印度,沿途经历西域、中亚、南亚多个国家,时间长达18年,对这些地区的自然、气候、交通、民族和政治文化了如指掌,无疑是唐太宗经略西域最好的顾问。因此,太宗多次要求玄奘还俗做官,担当起经略西域的重任。为了摆脱太宗的控制,所以玄奘多次提出离开长安,请求回少林寺翻译佛经,潜心佛学,弘扬佛法。
潜心译经
贞观十九年(645年),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他于长安弘福寺组织译场,开始译经,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处举行。译经讲法之余,玄奘还口授由弟子辩机执笔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一书,全面记载了他游学异国的所见所闻。
公元648年夏,玄奘将译好的《瑜伽师地论》呈给太宗,并请太宗作序。太宗花一个多月时间通览这部长达百卷的佛教经典后,亲自撰写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盛赞“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仙露明珠,讵(jù,意为“岂”)能方其朗润”,对玄奘评价极高。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贮藏自天竺携来的经像。他花了十几年时间在铜川市玉华宫内将约1330卷经文译成汉语。玄奘本身最感兴趣的是“唯识”部分。这些佛经后来从中国传往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唐高宗李治对玄奘也十分敬重,曾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一序一记,均为唐初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书,公元653年刻石立于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又称《雁塔圣教序》。它与后来偃师招提寺王行满书《大唐二帝圣教序》、陕西大荔褚遂良书《同州圣教序》及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的《集王圣教序》一起,并称四大《圣教序》。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五月,高宗下敕,要求“其所欲翻经、论,无者先翻,有者在后”。显庆二年(657年)九月,玄奘借着陪驾住在洛阳的机会,第二次提出入住少林寺的请求,“望乞骸骨,毕命山林,礼诵经行,以答提奖”。次日,高宗回信拒绝。显庆三年(658年)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寺,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年)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
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年),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他还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全书记述高昌以西玄奘所经历的110个和传闻所知的28个以上的城邦、地区、国家的情况,内容包括这些地方的幅员大小、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文字、货币、国王、宗教等等。不仅是是研究中亚、南亚地区古代史、宗教史、中外关系史的重要文献。此书传世版本很多,这三个古本,对校勘、研究《大唐西域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玄奘又奉敕将《老子》等中国经典译作梵文,传于天竺。
灵骨舍利
唐麟德元年(664年),“玄奘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 [24] ,从此绝笔翻译,并对徒众预嘱后事。正月初九日,玄奘病势严重,至二月五日夜半圆寂,朝野达百万余人送葬者将其灵骨归葬白鹿原。唐总章二年(669年),朝廷为之改葬“大唐护国兴教寺”。唐肃宗还为舍利塔亲题写塔额“兴教”二字。
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唐政府鉴于寺塔损毁严重,曾重修塔身。至于玄奘灵骨,一般认为唐末,天下大乱,为求保全,寺僧遂护携灵骨至终南山紫阁寺安葬。至赵宋端拱元年(988年),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天禧寺住持可政朝山来此,在废寺危塔中发现法师顶骨,遂亲自千里背负,迎归金陵天禧寺供奉。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寺僧守仁及居士黄福灯等将法师顶骨由长干寺(即天禧寺,后更名为大报恩寺)东岗迁至南岗,建三藏塔安奉。清咸丰六年(1856年),该寺毁于战火。清末此地建江南金陵机器制造局,民国改为金陵兵工厂。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兴教寺遭兵燹,除三座舍利塔外,全寺付之一炬,几成废墟。1922年寺僧募修大殿、僧房十余间,又先后由朱子桥、程潜增建及修葺塔亭、大殿、藏经楼、山门等,并补修了三塔。
1943年12月,侵占南京的日军在施工中,从三藏塔遗址中发掘出安奉玄奘顶骨的石函。日军起初严密封锁消息,后因南京各界爱国人士抗议,汪伪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与日军交涉,日方才不得不答应将顶骨分为三份:一份于1944年10月10日在南京玄武湖畔小九华山建成砖塔供奉;一份由当时的北平佛教界迎至北平供奉(后由日本人分往日本);一份即存于南京鸡鸣寺山下当时的汪伪中央文物保管委员会。而这后一份灵骨1945年由南京佛教界迎请到毗卢寺供奉。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两次拨款整修。现兴教寺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禅堂、藏经楼等。当时被送往北平的那一份灵骨,后来经历了较多的分送、迁徙过程。首先,被日本人分出一部分迎往日本,辗转供奉于东京增上寺、慈恩寺和奈良药师寺等多处寺院。其间,1955年11月,应台湾佛教界之请,日方又分送一小块灵骨赴台,供奉在日月潭畔的玄奘寺慈恩塔内。留在北平的一部分灵骨,又分送国内四处道场供奉:北京广济寺、广州六榕寺、天津大悲院和成都文殊院。
1956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我国,提出礼请玄奘顶骨一事,后经周恩来总理同意,将供奉在天津大悲院的一份,由达赖喇嘛护送,在印度那烂陀寺玄奘学院建纪念堂供奉。1962年,慈恩寺内建立了玄奘纪念馆。大雁塔成为玄奘西行求法、归国译经的建筑纪念物。1963年为举行玄奘圆寂一千三百年纪念法会,又将顶骨奉迎至栖霞寺。
“文革”开始,南京市佛协将这份顶骨送至市文管会保存。1973年,一份顶骨舍利珍藏灵谷寺,作为镇寺之宝。南京灵谷寺修复开放,经有关部门批准,该寺将这份顶骨从文管会请回供奉,寺内专设玄奘法师纪念堂,纪念堂正中心设13层密檐楠木塔,玄奘法师灵骨即安奉于此。
1998年9月,为在海峡两岸炎黄子孙中弘扬玄奘精神,经国务院批准,南京灵谷寺分赠1颗玄奘顶骨舍利给台湾新竹玄奘大学供奉。2003年11月21日,为纪念玄奘诞辰1400周年,西安大慈恩寺又从南京灵谷寺迎请玄奘法师顶骨舍利安奉于新建的玄奘三藏院的大遍觉堂。
目前,玄奘顶骨舍利保存在南京玄奘寺、灵谷寺、成都文殊院、西安大慈恩寺、台北玄奘寺、新竹玄奘大学、日本东京琦玉县慈恩寺、日本奈良药师寺中的三藏院、印度那烂陀寺9个地方,供后人瞻仰。
玄奘是东汉名臣陈寔的后代,曾祖父陈钦,曾任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任国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阳);父亲陈惠,身高体壮、美眉朗目,平时潜心学问,博览经书,为时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县官,后来隋朝衰亡,便隐居乡间、托病不出,当时的有识之士都称赞他的志节。陈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个儿子,玄奘于隋朝仁寿二年(602年)出生。
玄奘幼年跟父亲学《孝经》等儒家典籍,“备通经典”,“爱古尚贤”,养成了良好的品德。父亲去世后,二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即长捷法师。玄奘十一岁那年,便随长捷入寺受学《法华经》、《维摩经》等。”
隋大业八年(612年),玄奘时年10岁,受大理寺卿郑善果激赏,破格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 [5] 。玄奘出家后,首先在洛阳净土寺跟景法师学《涅槃经》,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下简称《摄论》),达六年之久。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由于战乱,玄奘与兄长捷离开洛阳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摄论学者)两法师处学习。次年,玄奘到成都听宝暹讲《摄论》,又跟道基学“说一切有部”的《阿毗昙论》,接着在道振处学习《发智论》。玄奘居蜀四五年间,师从多师,研习大小乘经论及南北地论学派、摄论学派各家的学说,学业大进,渐为人钦慕。
隋大业十二年(618年),玄奘随其兄入汉川,北至益州,适逢空、景二法师,从之受学。继而至高僧大德云集的成都学习。武德五年(622年),玄奘于成都受具足戒。后玄奘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讲经说法。
在四五年里,通过众多名师的指授,玄奘对“大小乘经论”,“南北地论”、“摄论学说”等均有了甚深的见地,闻名蜀中。但他并没有满足,武德七年(624年)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中西部),相州是当时摄论学的中心,玄奘从慧休学《杂心论》,又到赵州(今河北省赵县境内),随道深学《成实论》,再回长安从道岳听受《俱舍论》,并向武德年间来华的中印度波罗颇迦罗密多罗(简称“波颇”)咨询佛法。
早在南北朝时,佛教学术界就开始了“一阐提众生有无佛性”的论争。到玄奘时代,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经》、《成实经》、《毗昙》学与真谛在南方译传的《摄论》、《俱舍论》,构成当时南北佛学的主流。但玄奘师通过学习,深感真谛等古德译著不善,致使义理含混,理解不一,注疏也不同,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分歧很大,难以融合。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弥勒论师之意。
西行求法
鉴于法相学形成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如何融合二者,成为玄奖思考解决的问题。武德九年(626年),此时适逢天竺僧波颇抵长安,玄奘得闻印度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发愿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9]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二十九岁的玄奘,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
在途中经兰州到凉州(姑藏),继昼伏夜行,至瓜州,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苦,抵达伊吾(哈密),至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碎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行程13800余里。
通晓三藏
在迎湿弥罗国,玄奘学习梵文经典,后又到达今巴基斯坦境内。一年里亲历四国,所到之处,都停留学习佛法。在31岁那年,玄奘边学边行,始进入中印度。此后,玄奘一边学习佛教经论,一边巡礼佛教遗迹,先后经历翠禄勒那、袜底补罗、揭若鞠阁等十多个国家,始至那烂陀寺留学,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学婆罗门教经典、各类梵书。
贞观十年(公元637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槃、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
唐贞观十五年(641年),玄奘42岁,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取经归来
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 [14] 。这时,唐太宗为了辽东战役,已驻跸洛阳。太宗得知他回国,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玄奘奉诏匆忙上路,当月二十二日启程,二月初一在洛阳宫仪鸾殿受到太宗接见 [15] 。唐太宗深感欣慰,与玄奘并坐问道:“法师当年西去取经为什么不报道朝廷得知”,玄奘说:“玄奘当去之时以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朝廷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辄私行。专擅之罪唯深惭惧。”,太宗说:“法师出家后与世俗了断,所以能委命求法惠利苍生”。
玄奘从印度及中亚地区带回国的梵筴佛典非常丰富,共526筴、657部,对佛教原典文献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玄奘家乡东南的少林寺是洛州的一所名刹,远离市廛,环境清幽,玄奘初见太宗时即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译经,未获太宗允许,这才又于三月初一从洛阳折回长安。
帝诏弃缁
玄奘他回国之初,唐太宗对他说:“朕今观法师词论典雅,风节贞峻,非惟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远”,给予他高度评价,正因为如此,太宗要求他弃缁还俗,“帝又察法师堪公辅之寄,因劝罢道,助秉俗务。”玄奘言道:“玄奘少践缁门,伏膺佛道,玄宗是习,孔教未闻。今遣从俗,无异乘流之舟使弃水而就陆,不唯无功,亦徒令腐败也。愿得毕身行道,以报国恩,玄奘之幸甚。”
太宗劝玄奘弃佛还俗的要求与他翻译佛经、弘扬佛法的宗旨相违背,遭到了玄奘的断然拒绝。唐太宗仍不放弃,常常“逼劝归俗,致之左右,共谋朝政”。如贞观十九年,唐朝进军辽东,太宗要求玄奘观战,再次提出还俗的要求。二十二年,太宗又一次令他还俗,但玄奘不改初衷,上疏陈明再三,表示“守戒缁门,阐扬遗法,此其愿也”。
唐高宗李治上台以后,也多次提出令玄奘弃缁还俗的要求。为了摆脱唐初统治者的控制,玄奘提出回家乡少林寺翻译佛经,并上言曰:“玄奘从西域所得梵本六百余部,一言未译。今知此嵩山之南少室山北有少林寺,远离鄽落,泉石清闲,是后魏孝文皇帝所造,即菩提留支三藏翻译经处。玄奘望为国就彼翻译,伏听敕言。” [18-19] 。唐高宗显庆二年( 公元657年) ,玄奘再次提出“望乞骸骨,毕命山林,礼诵经行,以答提奖。” [20] 但均遭到拒绝。
唐初统治者尤其太宗时期,屡次规劝玄奘弃佛还俗, 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太宗对佛教的政策有关。公元 618 年,唐朝建立,经过隋末农民战争的破坏,国家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了发展经济,缓和社会矛盾,唐初统治者对佛教并不支持,甚至有时排斥佛教。史载,唐太宗讨伐王世充,虽常用少林僧兵,但他攻占洛阳后,废除隋朝寺院,大肆裁汰僧人。另外,唐太宗崇尚文治,认为佛法无益于天下。贞观二年,唐太宗语谓侍臣,梁武帝父子好事佛教,结果国破家亡,应当引以为鉴。他在朝堂上公开宣称:“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
贞观年间,唐太宗积极经略西域。为了打击突厥在西域的霸权,他先后多次发动战争,如贞观六年( 公元632年) 打垮西突厥,建置西伊州( 今新疆哈密) 。贞观十四年( 公元640年) 平定高昌,建置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唐太宗需要精通西域、中亚各国地理交通、民俗风情、政治文化的人才,玄奘西行印度,沿途经历西域、中亚、南亚多个国家,时间长达18年,对这些地区的自然、气候、交通、民族和政治文化了如指掌,无疑是唐太宗经略西域最好的顾问。因此,太宗多次要求玄奘还俗做官,担当起经略西域的重任。为了摆脱太宗的控制,所以玄奘多次提出离开长安,请求回少林寺翻译佛经,潜心佛学,弘扬佛法。
潜心译经
贞观十九年(645年),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他于长安弘福寺组织译场,开始译经,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处举行。译经讲法之余,玄奘还口授由弟子辩机执笔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一书,全面记载了他游学异国的所见所闻。
公元648年夏,玄奘将译好的《瑜伽师地论》呈给太宗,并请太宗作序。太宗花一个多月时间通览这部长达百卷的佛教经典后,亲自撰写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盛赞“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仙露明珠,讵(jù,意为“岂”)能方其朗润”,对玄奘评价极高。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贮藏自天竺携来的经像。他花了十几年时间在铜川市玉华宫内将约1330卷经文译成汉语。玄奘本身最感兴趣的是“唯识”部分。这些佛经后来从中国传往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唐高宗李治对玄奘也十分敬重,曾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一序一记,均为唐初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书,公元653年刻石立于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又称《雁塔圣教序》。它与后来偃师招提寺王行满书《大唐二帝圣教序》、陕西大荔褚遂良书《同州圣教序》及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的《集王圣教序》一起,并称四大《圣教序》。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五月,高宗下敕,要求“其所欲翻经、论,无者先翻,有者在后”。显庆二年(657年)九月,玄奘借着陪驾住在洛阳的机会,第二次提出入住少林寺的请求,“望乞骸骨,毕命山林,礼诵经行,以答提奖”。次日,高宗回信拒绝。显庆三年(658年)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寺,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年)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
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年),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他还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全书记述高昌以西玄奘所经历的110个和传闻所知的28个以上的城邦、地区、国家的情况,内容包括这些地方的幅员大小、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文字、货币、国王、宗教等等。不仅是是研究中亚、南亚地区古代史、宗教史、中外关系史的重要文献。此书传世版本很多,这三个古本,对校勘、研究《大唐西域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玄奘又奉敕将《老子》等中国经典译作梵文,传于天竺。
灵骨舍利
唐麟德元年(664年),“玄奘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 [24] ,从此绝笔翻译,并对徒众预嘱后事。正月初九日,玄奘病势严重,至二月五日夜半圆寂,朝野达百万余人送葬者将其灵骨归葬白鹿原。唐总章二年(669年),朝廷为之改葬“大唐护国兴教寺”。唐肃宗还为舍利塔亲题写塔额“兴教”二字。
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唐政府鉴于寺塔损毁严重,曾重修塔身。至于玄奘灵骨,一般认为唐末,天下大乱,为求保全,寺僧遂护携灵骨至终南山紫阁寺安葬。至赵宋端拱元年(988年),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天禧寺住持可政朝山来此,在废寺危塔中发现法师顶骨,遂亲自千里背负,迎归金陵天禧寺供奉。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寺僧守仁及居士黄福灯等将法师顶骨由长干寺(即天禧寺,后更名为大报恩寺)东岗迁至南岗,建三藏塔安奉。清咸丰六年(1856年),该寺毁于战火。清末此地建江南金陵机器制造局,民国改为金陵兵工厂。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兴教寺遭兵燹,除三座舍利塔外,全寺付之一炬,几成废墟。1922年寺僧募修大殿、僧房十余间,又先后由朱子桥、程潜增建及修葺塔亭、大殿、藏经楼、山门等,并补修了三塔。
1943年12月,侵占南京的日军在施工中,从三藏塔遗址中发掘出安奉玄奘顶骨的石函。日军起初严密封锁消息,后因南京各界爱国人士抗议,汪伪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与日军交涉,日方才不得不答应将顶骨分为三份:一份于1944年10月10日在南京玄武湖畔小九华山建成砖塔供奉;一份由当时的北平佛教界迎至北平供奉(后由日本人分往日本);一份即存于南京鸡鸣寺山下当时的汪伪中央文物保管委员会。而这后一份灵骨1945年由南京佛教界迎请到毗卢寺供奉。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两次拨款整修。现兴教寺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禅堂、藏经楼等。当时被送往北平的那一份灵骨,后来经历了较多的分送、迁徙过程。首先,被日本人分出一部分迎往日本,辗转供奉于东京增上寺、慈恩寺和奈良药师寺等多处寺院。其间,1955年11月,应台湾佛教界之请,日方又分送一小块灵骨赴台,供奉在日月潭畔的玄奘寺慈恩塔内。留在北平的一部分灵骨,又分送国内四处道场供奉:北京广济寺、广州六榕寺、天津大悲院和成都文殊院。
1956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我国,提出礼请玄奘顶骨一事,后经周恩来总理同意,将供奉在天津大悲院的一份,由达赖喇嘛护送,在印度那烂陀寺玄奘学院建纪念堂供奉。1962年,慈恩寺内建立了玄奘纪念馆。大雁塔成为玄奘西行求法、归国译经的建筑纪念物。1963年为举行玄奘圆寂一千三百年纪念法会,又将顶骨奉迎至栖霞寺。
“文革”开始,南京市佛协将这份顶骨送至市文管会保存。1973年,一份顶骨舍利珍藏灵谷寺,作为镇寺之宝。南京灵谷寺修复开放,经有关部门批准,该寺将这份顶骨从文管会请回供奉,寺内专设玄奘法师纪念堂,纪念堂正中心设13层密檐楠木塔,玄奘法师灵骨即安奉于此。
1998年9月,为在海峡两岸炎黄子孙中弘扬玄奘精神,经国务院批准,南京灵谷寺分赠1颗玄奘顶骨舍利给台湾新竹玄奘大学供奉。2003年11月21日,为纪念玄奘诞辰1400周年,西安大慈恩寺又从南京灵谷寺迎请玄奘法师顶骨舍利安奉于新建的玄奘三藏院的大遍觉堂。
目前,玄奘顶骨舍利保存在南京玄奘寺、灵谷寺、成都文殊院、西安大慈恩寺、台北玄奘寺、新竹玄奘大学、日本东京琦玉县慈恩寺、日本奈良药师寺中的三藏院、印度那烂陀寺9个地方,供后人瞻仰。
社会职务 / 玄奘
玄奘西行图
佛学家、翻译家
获得荣誉 / 玄奘
玄奘
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主要成就 / 玄奘
玄奘故里
玄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伟大的是他对佛学典籍“截续真,开兹后学”的翻译。唐贞观十九年(645年),46岁的玄奘自印度归国。此后的20年中,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译经事业。在长安和洛阳两地,玄奘在助手们的帮助下,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1335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1335万字,占去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译经总数的一倍多,而且在质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为翻译史上的杰出典范。
主要学说
五种姓说
玄奘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
唯识哲学
玄奘对唯识学说的整理和研究,付出了很大的力量。他在印度求学时,在杖林山胜军居士处学习唯识两年。
回国之前,把那烂陀寺解释世亲《唯识三十颂》及十大论师的注疏共2500颂,统统搜集起来,并揉译成《成唯识论》一书,成为中国唯识宗的主要经典。同时,他还独创“三境理论”,推动了唯识学的发展。不仅如此,玄奖与门人窥基、慧沼等在中国开创了唯识宗,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辗转传到韩半岛、日本各地,创宗立派,盛极一时。
因明学
玄奘游学印度时,曾随精通因明学的论师学习。回国后,译出商揭罗主的《入正理论》、陈那的《正理门论》等因明学著作。其弟子们相继弘扬,很有成效,玄奘还亲自出面,纠正了吕才对因明的误解。可见他对因明的重视非同一般。
传承弟子
玄奘之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皆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宝、神泰,则称俱舍三大家;窥基、神泰、顺憬又为因明巨匠;新罗高僧圆测,为玄奘神足,新罗元晓,为华严大家;西域利涉,为护法名僧;南山道宣为之证义,乃律学宗师;玄应,义学名家;东塔怀素,后为新疏之主。
主要学说
五种姓说
玄奘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
唯识哲学
玄奘对唯识学说的整理和研究,付出了很大的力量。他在印度求学时,在杖林山胜军居士处学习唯识两年。
回国之前,把那烂陀寺解释世亲《唯识三十颂》及十大论师的注疏共2500颂,统统搜集起来,并揉译成《成唯识论》一书,成为中国唯识宗的主要经典。同时,他还独创“三境理论”,推动了唯识学的发展。不仅如此,玄奖与门人窥基、慧沼等在中国开创了唯识宗,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辗转传到韩半岛、日本各地,创宗立派,盛极一时。
因明学
玄奘游学印度时,曾随精通因明学的论师学习。回国后,译出商揭罗主的《入正理论》、陈那的《正理门论》等因明学著作。其弟子们相继弘扬,很有成效,玄奘还亲自出面,纠正了吕才对因明的误解。可见他对因明的重视非同一般。
传承弟子
玄奘之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皆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宝、神泰,则称俱舍三大家;窥基、神泰、顺憬又为因明巨匠;新罗高僧圆测,为玄奘神足,新罗元晓,为华严大家;西域利涉,为护法名僧;南山道宣为之证义,乃律学宗师;玄应,义学名家;东塔怀素,后为新疏之主。
经典展示 / 玄奘
《大般若经》
《心经》
《瑜伽师地论》
玄奘灵骨塔
《成唯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