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振宁[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人气:
审核:HRBK
编辑:HR02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穆藕初奖学金,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1966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2017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018年,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此外,杨振宁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穆藕初奖学金,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1966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2017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018年,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此外,杨振宁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基本信息 / 杨振宁
中文名: 杨振宁 |
别名: |
出生日期: 1922年10月1日 |
性别: 男 |
籍贯: 中国安徽 |
民族: 汉族 |
血型: |
国籍: 美国 |
职业: 物理大师 |
毕业院校: 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 |
身高: |
体重: |
专业特长: |
宗教: |
人物简介 / 杨振宁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
显示全部平生经历 / 杨振宁

早年经历
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 (今属肥西县)。4岁时,母亲开始教杨振宁认字,1年多的时间杨振宁学了3千个字。
1938年夏,杨振宁以高二学历报名参加统一招生考试,以出色的成绩被西南联大录取。
显示全部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 (今属肥西县)。4岁时,母亲开始教杨振宁认字,1年多的时间杨振宁学了3千个字。
1938年夏,杨振宁以高二学历报名参加统一招生考试,以出色的成绩被西南联大录取。
社会职务 / 杨振宁

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荣誉讲座教授。
1995年,应聘担任华侨大学名誉教授。
1997年,
显示全部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荣誉讲座教授。
1995年,应聘担任华侨大学名誉教授。
1997年,
获得荣誉 / 杨振宁

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0年获拉姆福德奖
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93年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
19
显示全部1980年获拉姆福德奖
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93年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
19
主要成就 / 杨振宁

学术成果
相变理论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
显示全部相变理论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
经典展示 / 杨振宁





参考资料 / 杨振宁
1. 杨振宁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引用日期2017-02-02]
2. 杨振宁 .中国科学院[引用日期2017-03-02]
3. 杨振宁:抓住大时代机遇,放飞梦想 .中国科学报[引用日期2014-09-30]
4. (53)杨振宁(Chen-Ning Franklin Yang) .人民网.2009-10-23[引用日期2016-12-22]
5. 杨振宁:中国的年轻人有很深的责任感 .新浪.2016-12-19[引用日期2017-12-09]
6. 杨振宁(Chen Ning Yang) .中国科学院[引用日期2016-01-17]
7. 杨振宁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引用日期2016-01-17]
8. 95岁杨振宁恢复中国国籍: 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 .网易[引用日期2017-09-12]
9. 杨振宁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 施一公当选校长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2018-04-18]
10. 清华高等研究院成立15周年 .中国青年报.2012-07-06[引用日期2016-12-07]
2. 杨振宁 .中国科学院[引用日期2017-03-02]
3. 杨振宁:抓住大时代机遇,放飞梦想 .中国科学报[引用日期2014-09-30]
4. (53)杨振宁(Chen-Ning Franklin Yang) .人民网.2009-10-23[引用日期2016-12-22]
5. 杨振宁:中国的年轻人有很深的责任感 .新浪.2016-12-19[引用日期2017-12-09]
6. 杨振宁(Chen Ning Yang) .中国科学院[引用日期2016-01-17]
7. 杨振宁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引用日期2016-01-17]
8. 95岁杨振宁恢复中国国籍: 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 .网易[引用日期2017-09-12]
9. 杨振宁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 施一公当选校长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2018-04-18]
10. 清华高等研究院成立15周年 .中国青年报.2012-07-06[引用日期201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