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人气:
审核:HRBK
编辑:HR002
胡锦涛,男,汉族,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曾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曾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基本信息 / 胡锦涛
中文名: 胡锦涛 |
别名: |
出生日期: 1942年12月 |
性别: 男 |
籍贯: |
民族: 汉族 |
血型: |
国籍: 中国 |
职业: 国家领导人 |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
身高: |
体重: |
专业特长: |
宗教: |
人物简介 / 胡锦涛
胡锦涛
胡锦涛,男,汉族,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中共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平生经历 / 胡锦涛
胡锦涛
胡锦涛,男,汉族,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
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1959—1964年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
1964—1965年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并任政治辅导员。
1965—1968年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参加科研工作,并任政治辅导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终止)。
1968—1969年 水电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
1969—1974年 水电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技术员、秘书、机关党总支副书记。
1974—1975年 甘肃省建委秘书。
1975—1980年 甘肃省建委设计管理处副处长。
1980—1982年 甘肃省建委副主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1982.09—1982.12)。
1982—1984年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
1984—1985年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1985—1988年 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88—1992年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2—1993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3—1998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
1998—1999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1999—2002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2002—2003年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2002年12月不再兼任)。
2003—2004年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2004—2005年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2005—2012年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2012—2013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1959—1964年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
1964—1965年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并任政治辅导员。
1965—1968年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参加科研工作,并任政治辅导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终止)。
1968—1969年 水电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
1969—1974年 水电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技术员、秘书、机关党总支副书记。
1974—1975年 甘肃省建委秘书。
1975—1980年 甘肃省建委设计管理处副处长。
1980—1982年 甘肃省建委副主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1982.09—1982.12)。
1982—1984年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
1984—1985年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1985—1988年 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88—1992年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2—1993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3—1998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
1998—1999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1999—2002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2002—2003年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2002年12月不再兼任)。
2003—2004年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2004—2005年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2005—2012年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2012—2013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社会职务 / 胡锦涛
胡锦涛
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十五届四中全会增补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十六届四中全会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十七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获得荣誉 / 胡锦涛
胡锦涛
2007年5月4日出版的美国《时代》杂志,被评选为本年度“世界100名最具权威和影响力人物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政以来,中国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在国际事务中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立于世界民族和国家之林。
胡锦涛主政后,一举一动无不显示出他的人格魅力,难怪美国前副国务卿罗伯特·佐立克为《时代》杂志写下了如下的话:“我第一次见到胡锦涛是在他2002年访问华盛顿时。尽管我们的会面非常短暂,我却被他的知识面和智慧所深深吸引,他当时充满信心地向我展示着这一切。我还注意到,他是个非常有原则的人。一直以来,胡锦涛的构想是建立一个‘和谐社会’。面对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经济及社会问题,他一直致力于解决它们。”
胡锦涛和温家宝主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被世人称为“胡温新政”。在农民问题上,政府取消了“农业税”,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并采取了一些列具体措施;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和谐社会”、“和平发展”的重要理念,为正在崛起的中国指明了发展方向。
胡锦涛主政后,一举一动无不显示出他的人格魅力,难怪美国前副国务卿罗伯特·佐立克为《时代》杂志写下了如下的话:“我第一次见到胡锦涛是在他2002年访问华盛顿时。尽管我们的会面非常短暂,我却被他的知识面和智慧所深深吸引,他当时充满信心地向我展示着这一切。我还注意到,他是个非常有原则的人。一直以来,胡锦涛的构想是建立一个‘和谐社会’。面对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经济及社会问题,他一直致力于解决它们。”
胡锦涛和温家宝主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被世人称为“胡温新政”。在农民问题上,政府取消了“农业税”,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并采取了一些列具体措施;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和谐社会”、“和平发展”的重要理念,为正在崛起的中国指明了发展方向。
主要成就 / 胡锦涛
胡锦涛
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同年10月中旬,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2004年4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在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作上述表示。新华社4月4日播发了这篇讲话的全文。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胡锦涛说:“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胡锦涛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胡锦涛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胡锦涛还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
胡锦涛说:“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同年10月中旬,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2004年4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在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作上述表示。新华社4月4日播发了这篇讲话的全文。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胡锦涛说:“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胡锦涛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胡锦涛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胡锦涛还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
胡锦涛说:“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经典展示 / 胡锦涛
剪纸《回娘家》
胡锦涛给安徽农家儿童题字
手迹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胡锦涛为邓丽莉同学题词
参考资料 / 胡锦涛
1. 胡锦涛同志简历
2. 胡锦涛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简历
4.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新重大战略思想
2. 胡锦涛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简历
4.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新重大战略思想